日本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抗美援朝战争,中国如果不出兵,美国人不会打到中国去,而美国人
日本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抗美援朝战争,中国如果不出兵,美国人不会打到中国去,而美国人却用了超过3000本著作来评价这场战争,将中国志愿军的英勇作战视为壮举,言外之意说,美国人是被打服了,这场战争是中国崛起之战。抗美援朝结束后,短短几年,中国的地位发生了明显变化,苏联在雅尔塔会议上强加的那些不平等协议,被顺势废掉。之后,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走进日内瓦会议会场,又在万隆会议上赢得了许多亚非国家的支持,这背后,是在朝鲜半岛上付出的沉重代价换来的,而这些,都离不开志愿军在战场上的硬碰硬。隔海的日本,原本是不少人等着看笑话的,觉得中国顶多撑几个月就得认输,可结果,不仅没看到中国倒下,还亲眼见证了美军一次次失利。那些在沈阳的日本战犯,原本态度消极,但看到志愿军的战绩后,开始真心接受改造,日本政坛的气氛也跟着变了,新上台的鸠山一郎马上释放改善中日关系的信号。时间回到1950年,中国刚成立一年,百废待兴,经济脆弱,军队还在恢复元气,在这时候要不要出兵,很多人都觉得风险太大。但是美军越过三八线,把战火逼到鸭绿江边,这已经不是邻国的事,而是威胁到东北工业基地的生死问题,鸭绿江是天然屏障,但对飞机和火炮没用,敌人一旦占领朝鲜全境,中国东北就完全暴露在威胁之下,最后,毛主席拍板毅然决定出兵。这意味着,装备落后的志愿军要面对当时世界最强的美军,志愿军的枪炮五花八门,多是旧货,美军看着像博物馆里的展品。空中,美军牢牢占据制空权,运输保障经常被截断,前线战士常以炒面配雪充饥,新鲜蔬菜成了奢侈品,不少战士缺乏维生素导致夜盲,外界几乎一致判断,中国必输无疑。可是战局走向却彻底反转,第40军首战温井告捷,打破了美军的轻视,麦克阿瑟在与彭德怀的四次交手中全败而归,计划在感恩节前攻下全朝鲜的愿望,最终被清川江一场突袭彻底粉碎,志愿军趁夜行动,一口气消灭了美军一万五千多人。在长津湖,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下,第九兵团的两个连队卧冰待敌,直到全员牺牲,依然保持战位,美军见到时沉默无言,脱帽致意。在铁原,63军两万人硬是顶住了九万美军整整十三天,到撤下时只剩不到三千人,但为全局赢下了宝贵时间。上甘岭的战况同样残酷,士兵蒋诚重伤后仍坚守阵地,仅凭一己之力就击毙四百多名敌人,还打下了一架飞机,战后,他默默回乡,三十多年不提过去,直到修路贷款时才被人发现身份。正是数十万像他们这样的战士,用命换回了这场胜利,这不仅是挡住了敌人,更是让全世界知道,中国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欺凌的国家。美国人承认自己挑错了对手,日本彻底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,世界的政治格局也随之晃动,这场战争,让百年耻辱的阴影彻底消散,让中国人重新有了昂首的底气。参考信源:人民日报——那一仗,打败的是美国人,震撼的是日本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