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1567p624

“滚回自己的国家!”3月13日,一乌克兰难民本想来到中国避难,结果发现在中国不工

“滚回自己的国家!”3月13日,一乌克兰难民本想来到中国避难,结果发现在中国不工作就没有钱拿,便发视频吐槽称:“在中国凭什么工作才有钱拿?我在德国什么都不用干就有钱拿!” 这件事的起因其实很简单,一个乌克兰难民发了个视频,说自己来中国是想避避战乱,结果到了才发现,不工作就没有一分钱拿,自己想“躺平”根本就不行。 这个视频一下子在网上引发了大量争议,很多中国网友看到后都很气愤,直接回怼说:“我们国家根本不接收难民,他是怎么跑进来的?” 从这位乌克兰人的话中不难看出,她显然是习惯了在德国那种“靠政府养”的日子,在俄乌冲突爆发后,德国接收了大量乌克兰难民,并为他们安排住所、提供补贴,基本上吃住不用操心,不用工作也能拿到生活费。 但是时间久了,不仅德国政府顶不住了,还给这些人养成了依赖心理,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待遇,但问题是,这套模式搬到中国根本行不通。 中国本身人口众多,发展任务重,政府要优先解决自己老百姓的就业、教育、医疗等问题,不可能像一些欧洲国家那样,长期为外来人员提供吃喝不愁的生活条件。 中国的政策很明确:你想留下来,就要靠自己努力,不会给你白吃白喝的机会,也没有你不干活还拿钱的待遇。 更重要的是,中国对难民问题一直很谨慎,这不是冷漠,而是有历史教训在前,历史上中国曾多次接纳外来群体,比如东汉时期接纳南匈奴,结果后来对中原造成不小的破坏。 唐朝时也曾让很多胡人进入朝廷,但后来安史之乱的爆发,就是外来势力借机作乱的典型例子,这些都让中国明白一个道理:不是所有人都能融合进来,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全盘接纳。 而这位乌克兰难民,显然是没搞清楚情况,她以为各个国家对难民态度都一样,可以给她一份轻松的避难生活,却完全不了解中国对“来的人”要求是很高的。 想在这里生活,就必须付出努力,靠自己养活自己,想着伸手要钱、坐享其成,那根本不可能,她个外来人口还想“躺平”? 从中国网友的反应来看,大家不是对难民没有同情,而是不接受那种来了就想白拿好处、却不愿意融入、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外来者,人道主义不等于无限宽容,尊重和责任是双向的。 这件事也反映出全球在处理难民问题上的不同态度,德国选择的是“高福利接纳”,结果财政吃紧、民众反感。 而中国则坚持“现实优先”,不给机会主义者留下空子,哪个更合理,社会自有判断,但可以肯定的是,真正想留下的人,就得靠本事和努力说话。 信源:澎湃